注册新用户

已有账号?

登录你的账户

还没有账号? 注册新用户

主演:
莱昂纳德·怀廷,奥丽维娅·赫西,约翰·麦克埃尼,米罗·奥西,帕特·海伍德,罗伯特·斯蒂芬斯,麦克尔·约克,布鲁斯·罗宾逊
上映:
1968
备注
HD
类型:
电影
剧情:
  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自1595年问世以来已被搬上银幕12次,其中,1968年由弗兰克·杰弗瑞里导演的版本,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视为典范之作。  在十五世纪意大利的维罗纳城住有二家声望很高而彼此尖锐对立的望族。他们之间不断的发生血腥的争执。蒙达犹家族的罗密欧(莱昂纳德·怀廷 Leonard Whiting 饰)与卡普雷特家族的朱丽叶(奥丽维娅·赫西 Olivia Hussey 饰)。却一见钟情,私自结婚。朱丽叶的表兄挑衅罗密欧而被误杀,罗密欧因此被流放到城外。为了躲避家人逼婚,朱丽叶在神父的帮助下假死,当罗密欧知道后,赶了回来看到墓穴中熟睡的朱丽叶,绝望之余喝下毒药自杀,当醒来的朱丽叶看到爱人死后也绝望的用短剑刺入了自已的胸部殉情而死。…

播放列表

猜你喜欢

1992 其他
生生长流
法德哈·基德曼布巴·巴尤尔·奥西纳·法赫
  1990年伊朗西北部发生大地震,影片《哪里是我朋友家》的拍摄地点柯盖尔就在这个地区,导演带着儿子驱车前往那里寻找影片中的演员。父子俩沿路接触到的一个个劫后余生的村民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哀神态,而是积极投身到震后的重建工作,更加珍视生命。尤其是那对在地震后第二天就举行婚礼的年轻夫妇,更能让人感受到经历过劫难的村民们的强大生命力。最后他们没有见到扮演两位小主人公的演员,但有人说刚刚看见他们。  观众应该还记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那个可爱的演员小男孩,1990年,灾难降临在他居住的地方,大地震几乎毁灭了当地一切。小演员生死未卜下落不明,阿巴斯在地震后,坐着汽车重返故地,寻找孩子。在路上,导演见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景象,废墟、悲痛的人们、死亡……然而,令导演觉得惊奇的是,人们并没有沉溺于悲痛无法自拔,而是在灾难之后重整心情重建家园。死亡使生者更加珍惜生命,以更加充足的勇气活下去,希望并没有失去,片中比较高潮处,是一对男女在地震后举行婚礼。小演员最终没有找到,给片子积极向上的基调抹上了淡淡的感伤色彩。  幕后制作:该片记录了前往灾区一路上的见闻,获得199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看这部片子,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对人生的感悟从寻找的足迹一层层剥离出来,彷佛跟阿巴斯一起进行了一次远行,时间随着形形色色的风景在平静中不易觉察地缓慢流逝,蛮有意思。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称阿巴斯的作品“无与伦比”,这句评论是否太过此处不予界定,但从这部片子里,阿巴斯的从容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确实够得上大师的封号,对生命的思考是阿巴斯永不休止的询问以及创作灵感的来源。此片中有一些场面,会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重现,更体现了电影是“造梦”的说法。该片与之前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及之后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组成“村庄三部曲”。…
HD
1979 欧美
爵士春秋
罗伊·谢德杰西卡·兰格利兰·帕尔默
  本片是一部音乐歌舞片,集七十年代爵士乐之大成。在1980年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获52届奥斯卡(1979)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乐三项金像奖。  ◇剧情介绍◇  作为一个音乐剧迷,即使你不太熟悉金像奖导演Bob Fosse这个名字,我打赌你也一定听说过托尼奖和奥斯卡的大赢家《芝加哥》和《歌厅》,Fosse分别是这两部音乐剧电影版的编剧和导演,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就是这部《爵士春秋》。(其实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从《芝加哥》的编舞上发现许多《爵士春秋》的影子,而且《芝加哥》开门见山的第一只曲子就是‘All That Jazz’。)  《爵士春秋》可称是Bob Fosse本人的半自传影片,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Joe Gideon的百老汇资深导演,他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才华横溢,但是由于没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工作的压力和情感的放纵使他灰心厌世,健康每况愈下,最后在其作品的歌声舞影中,Gideon哼着《再见我爱》在手术台上踏上了不归之路。  人生就是这般无常,Gideon先生可以创造票房奇迹,可以吸引各式各样的女子投怀送抱,但他和我们一样,常常对心灵的空虚和肉体的软弱束然无策。有志趣相投的朋友聊天,有喜欢的文章可读可写,有好听的音乐剧可以欣赏,有幽默的心情可以时常微笑,有不含SARS病毒的空气可以呼吸――不知道这样简单的幸福上天还可以赐我们多久?  金曲提示:《在百老汇》(On Broadway)、《自君别后》(After You've Gone)、《重焕生机》(Everything Old Is New Again) 、《再见我爱》(Bye Bye Love) 。…
HD
1988 其他
风的故事
尤里斯·伊文思
  于是风来了,风起于沙漠,终于我们的发际。亘古承载我们不安现状的风,来了,在多年前下过的那场雨之后。  于是风来了,从西方到遥远的东方,你牵着多年前用纸板造出一架飞机的小男孩的手。回去吧孩子,多年来天之涯海之角被风吹拂的岁月,我想用来跟你交换那些纸板。  你看见没有,我的在风中飞着的白发,那么苍老那么骄傲。跟我来,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看我在沙漠里有一把椅子,我坐着在夕阳里看风经过。如同儿时花园。  还好吗,那些东方母亲苍老脸上神秘安详的皱纹与沟壑,在风里。还好吗,射日的英雄与千年帝国永远藏在地底的兵马。而我是被故土放逐的。因为我看见人们看不见的东西。我孤独,我不知道我看见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  但风还在吹拂,我是被风带来的,古中国的松树林玉露凋伤,我希望自己能空静如一个东方老者,但我不能,我见过太多的事,我见过雨,桥,天空,蝎子和火焰,我见过真实,虚幻和冲突,我大笑桀骜,天空如镜映在眼底。  我知道那个造纸飞机的小男孩就藏在我身后。从十岁到九十岁有八十年飞翔的梦可以做,我一点没浪费时间。  盘根错节的强大生命与爱啊,有一天强大帝国的兵马俑会苏醒起来大步前进并发出惊人声音,而我会对你挤挤眼睛说道,这么好的世间,只有我看见了。  风带我们来过。风也会带我们走。风知道我一生的秘密。有一天,他也会说给别人听。  --青衿  ----------------  尤里斯·伊文斯  一位被上帝永久放逐的“飞翔的荷兰人”,被自己的祖国宣布为叛徒,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列上黑名单的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从13岁就开始拍摄电影,有“先锋电影诗人”之美誉。直到90岁完成令人震惊的封镜之作《风的故事》。世界哪里燃烧,他就把摄影机投到哪里去,并始终把镜头对准普通的人。20世纪的世界风云变幻几乎都在他的摄影机镜头里定格,化为影像史诗。  1984-1988年伊文思与罗丽丹多次来中国,拍摄他酝酿已久的纪录片《风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继续进行艺术探索,影片拍摄的几乎是被认为无法拍摄的事物。这是伊文思对自己几十年艺术生涯总结式的归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电影语言,“直接电影”的手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影片的表现手法细腻,内容虽然抽象而又晦涩,但是富有想象力和启发性,受到人们的热烈称赞。此片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989年初在巴黎举行了首映式。  ------------…
HD

该资源权限:vip用户

当前vip价格:¥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