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已有账号?

登录你的账户

还没有账号? 注册新用户

说书人  第34集

播放列表

猜你喜欢

1997 其他
江湖奇侠传
郑少秋梁琤陈鸿烈
  康熙五十七年,皇族秋猎,于木兰围场遇暴客行刺,戌卫精兵溃伤,哈达亲王殒命,康熙怒遣皇四子雍亲王(郑少秋饰)南下缉凶。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遂化名傅示真,微服简从南下查案,于石门结识江南名儒之女吕丝丝(梁琤饰),二人协力,铲桐山贼,保振远镖,几番出死入生,患难与共,情愫渐长,相知益深。  原木兰山左翼长刘勇,因行刺案遭牵连,身系囹圄,妻小流散。二子改从母姓,曰李卫,李才。卫辗转投至皇十四子大将军王麾下,于西疆屡建战功。才往石门奔东海书院,习文印诗,一心潜学。东海书院山长吕留良,即丝丝父,为士林巨擘,倡兴汉学,拒不仕清,又与反清组织江南八侠素有往来,深为朝廷所忌。  胤禛欲以康熙南巡发赈为饵,巧计拿敌。不意双方对峙少林之际,意外发现江南八侠之一虞慧儿,竟是十多年前落水失踪的十七格格,康熙望女得归,大喜,封为佛抱。  为保佛抱格格顺利入宫,胤禛托请丝丝傍随照料。丝丝遂辞别父亲,北上皇苑,与佛抱格格位,胤禛得总理大臣隆科多襄助,顺利登极,改元雍正。  为使胤禛断思,吕家将丝丝许给李才为妻。文定之礼方毕,吕父谢世,丝丝大恸。而雍正君临天下,治风勤严,与丝丝南北乖隔,遥相用忍。  李才得丝丝之鼓励,应考取官,一试中的,以状元内封大学士,侍命军机处,深为雍正所重。李卫亦为雍正收买,先后于皇十四子允示题胤祀与川陕总督年羹尧处卧底,雍正元年,胤祀囚景陵,三年,年羹尧遭赐死,李卫得扶摇直晋浙江巡抚。任内,查得石门东海书院有盗窃官粮,私通明遗之嫌,遂迭报军机处,请拿吕家。雍正十年,东海书院满门抄斩,两百馀命葬于乱坟。丝丝李才上京请命未及返回,得存。遭逢巨变,丝丝悲愤无已,誓谋雍正以报血仇。不料三刺未中,反遭雍正所制,二人限期共理朝政,十八个月后维民所止。丝丝遂擢封吕侍读,协助雍正改革赋役,整顿吏治。期限届至,雍正视死如归,丝丝不忍,延期活之。  李才丢官之后,游名山大川,写三朝演义,因书中触露宫禁,问罪被刑。丝丝感其情深义重,狱中委身,生子图报。  大限有期,天地会内外倾逼;雍正十三年八月廿三子夜,胤禛端坐就戮,丝丝苦剑徊肠,十五年恩仇难泯,牡丹亭生死成谜。  弘历即位,改朝乾隆; 二十年,闻说黄山之巅有双神仙侠侣,貌似雍正丝丝,众人登山寻访,却哪见仙踪侠影。正所谓,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已完结
2007 大陆
船政风云
鲍国安巍子张林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西方列强不断进行侵略和恫吓,1856年英法两国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更是国力日衰。面对列强的威胁,朝廷中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改革派提出开展洋务运动,走富国强兵之路。  1866年,以左宗棠、沈葆桢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慈禧太后、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进行了反复、激烈的斗争,他们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福州马尾建造了造船厂,开设了船政学堂,造出我国第一艘具有当年先进水平轮船,培养出我国第一代海军。  32集电视剧《船政风云》真实地再现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讴歌了左宗棠、沈葆桢等一批爱国者的历史功绩,突出表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主题,以及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866年春左宗棠就在福州设厂造船一事给朝廷上书,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訢的力劝下同意左宗棠在福州设厂造船。8月,左宗棠亲至福州,购买民田200多亩做为厂基,又聘请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为正、副监督。正当筹备工作紧张进行时,清政府调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去西安镇压捻军起义。突然的变化使处于初创阶段的船政局工程面临夭折的危险,左宗棠表示决不半途而废,他向清廷保举原江西巡抚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上任后积极筹备造船厂,设立船政学堂,以培养自己的造船工程师和海军军官;设置船政衙门,总理船政事务。面对来自至上而下守旧势力的干扰、破坏,英桂、沈葆桢等船政官员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了惩治以闽浙总督吴棠、布政使邓延楠等反对船政的贪官,沈葆桢果断处决了吴、邓的下属苏利和李有才,达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洋监工日意格带领十几位专家和技工到来,马尾船厂正式开工造船。1869年第一艘具有先进水平的兵商两用轮船——万年清号成功下水,实现了船政大业。  沈葆桢拒绝了法国人驾驶轮船出海试航的要挟,亲自带领船政学堂培养的第一批中国未来的海军军官,登上“万年清”随船试航。并委托吴大廷随船北上天津卫接受朝廷检阅。  由于船政超支较多,沈葆桢奏请朝廷追加拨款,朝廷批准。沈顶住保守派压力,扩大造船厂,增加学堂,在合同期内共造各种兵船、商船15艘,为中国之最。  1874年5月,日本中将西乡从道下令路军少将谷干城、海军少将赤松则良率兵在台湾南端登陆。以强大的火力逼迫当地牡丹社投降,被打得狼狈后撤。由于汉奸的出卖,阿禄酋长不幸中弹牺牲。当地百姓化整为零,藏在密林中打击倭寇。1874年6月沈葆桢率领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出兵台湾。沈到台后,确定了“驱倭抚番”的大计。他为安平炮台题写了“亿载金城”四个大字。就在沈葆桢一切部署完毕,等待向日寇发起致命一击时,收到了中日签订的《北京条约》,沈等官员悲痛万分。倭寇从台湾撤退后,沈葆桢制定了“开山抚番”的方针,开山修路,移风易俗,建设台湾、保卫台湾,逐渐实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为了学习西方各国的造船技术和驾船经验,朝廷批准船政学堂毕业生分别赴英、法等国学习。严崇光、刘步蟾等学成回国后都成为清政府海军骨干。  1884年7月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船闯入福建马尾港,利士比亲率四艘法舰驶往基隆,发起攻击。清政府急召刘铭传受命,加以巡抚全权督办台湾事务。刘铭传欣然受命,渡海抵达台湾,筹谋抗击法军,取得重大胜利。朝廷给于他们奖励。借口“基隆事件” 法国政府向清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8月23日下午法舰向中国军舰发动袭击,士兵临危不惧奋勇还击。由于李鸿章妥协退让,不许“轻言战事”,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不做戒备,还禁止军舰移动,使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慈禧太后对马江之战11艘兵船损失和上千人伤亡的惨状伤感不已。面对法国人的嚣张气焰毅然决定对法宣战。授以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孤拔命令利士比率八艘战舰向基隆发起猛攻,刘铭传作出“撤基援沪”决策,取得了有名的“沪尾大捷”。左宗棠率五千人马进入福建。他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偷渡计,使援军安全抵台,在刘铭传指挥下粉碎了法国远东舰队侵台的梦想。孤拔亲率法远东舰队从基隆撤退后占领澎湖群岛身染赤痢去世。  左宗棠表示,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船政魂魄,一定要建造马江昭忠寺,将所有将士的英名刻碑留存。但当他看到屈辱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气得顿时口吐鲜血,病逝福州。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及众乡亲为纪念马江之战建成昭忠祠,他们向烈士墓行大礼,祭奠烈士英魂。…
已完结

该资源权限:vip用户

当前vip价格:¥75